爲推動扶貧工作由“輸血”向“造血”轉變,陝西柞水縣曾多次嘗試“南茶北引”,但因茶苗過冬難均以失敗告終。今年,高淳柞水兩地經過充分調研,依托柞水豐富的山地資源禀賦,以適合該環境生長、抗凍性強的龍井43號等高山茶苗爲突破口,選擇在柞水縣杏坪鎮石台村石家山開展鎮村結對共建茶葉産業園試點工作。
雖然時值秋季,但地處秦嶺山脈的柞水縣已冬意漸濃。望著300畝長勢喜人的茶園,中台村黨支部書記、茶園項目負責人範培勇卻犯了愁,如何讓今年新栽的茶苗安全過冬成了近來困擾他的一塊心病。
了解到這一情況,縣委常委、副縣長楊宏玉第一時間與國家茶樹栽培育種領域知名專家、江蘇省茶葉科技入戶工程首席專家、南京農業大學博士生導師、茶業科學研究所所長黎星輝教授及南京雅潤茶園負責人進行了聯系。11月3日,黎教授一行3人日夜兼程,遠赴杏坪鎮石台村石家山茶葉産業園圍繞茶苗防凍、滴灌改進、茶葉防蟲、春季壯苗、科學施肥等茶葉種植技術進行了現場教學,針對茶園目前發展中遇到難點問題一一做了詳細解答,並就後期茶園規劃建設、茶葉加工廠建造、品牌打造、市場開拓、複合型産業發展平台搭建等一系列工作進行了深入探討。
“一定要深入挖掘秦嶺、終南山這一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潛力,強化茶葉種植科技支撐,高標准、高起點,全力打造具有國內、國際中高端茶葉市場競爭力的有機茶葉品牌,帶動貧困人口和貧困村實現脫貧增收!”縣委常委、副縣長楊宏玉說,他特別強調茶園後期建設一定要強化科技支撐,建立完善企政研合作平台,讓發展插上科技的“翅膀”,持續提升當地茶園發展壯大的內生動力。
通過此次對接,給遠在深山的村黨支書記、茶園項目負責人範培勇吃了一顆“定心丸”,更爲今後的發展增添了信心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