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全縣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積極踐行“五個紮實”,持續推進高質量發展,緊扣追趕超越定位,努力克服經濟運行過程中的各種困難和挑戰,上半年全縣經濟運行總體穩定、穩中趨緩。
據市統計局評估反饋結果,上半年GDP達到39.13億元,同比增長6.7%,較去年同期回落3.3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1.93億元,同比增長4.1%;第二産業增加值24.4億元,同比增長8.39%;第三産業增加值12.81億元,同比增長2.1%。
一、運行特點
(一)農業生産形勢基本穩定。上半年實現農林牧漁服務業總産值4.81億元,增長5.4%,農林牧漁業增加值2.15億元,增長4.3%。其中:農業增加值0.79億元,同比增長4.6%;林業增加值0.33億元,同比增長4.2%;牧業增加值0.78億元,同比增長2.7%;漁業增加值0.025億元,同比增長4.3%;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0.22億元,同比增長8.1%。全縣肉類産量803噸,增長2.03%;禽蛋産量822噸,同比增長9.0%;夏糧産量預計1.98萬噸,增長5.56%。
(二)工業生産穩步增長。規模工業實現總産值117.29億元,增長17.8%,高于全市6.2個百分點,高于全省11個百分點。規模工業實現增加值20.47億元,增長10%,高于全市0.8個百分點,高于全省6.7個百分點。一是園區承載作用明顯。兩大園區實現工業産值106.83億元,占全部工業産值91%,較去年同期提高5.0個百分點。其中:小嶺園區實現工業産值95.1億元,同比增長26%;盤龍工業園區實現工業産值11.7億元,同比增長10%。二是醫藥企業增速回升。全縣規上戰略醫藥企業實現産值6.3億元,同比增長11.24%,較去年同期提高11個百分點。
(三)固定資産投資保持增勢。上半年固定資産投資增長7.5%。一是重大項目進展順利,5000萬元以上項目完成投資642704萬元,占全部投資92%,有力的支撐了全部投資增長;二是涉遊投資項目完成較好,上半年溶洞洞天福地小鎮等涉遊項目完成投資1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4.1%;三是第一産業投資成倍增長。“一主兩優”脫貧産業繼續壯大,上半年第一産業完成投資7.06億元,增長9.4倍。四是民間投資保持高位增長,上半年民間投資增長224%。
(四)消費品市場增速放緩。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12億元,同比增長7.7%,同比回落3.2個百分點。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4.71億元,增長7.4%,鄉村消費品零售額2.4億元,增長8.2%,快于城鎮0.8個百分點;按消費形態分,商品零售5.96億元,增長7.4%,餐飲收入1.15億元,增長9.3%,快于商品零售1.9個百分點。
(五)居民收入繼續增加。上半年全體居民可支配收入8336元,增長9.6%。按常住地分,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84元,同比增長9.9%。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80元,同比增長8.2%。
(六)財政收入一增一降。上半年實現財政總收入2.22億元,增長0.64%,地方財政收入0.9億元,同比下降6.31%。從財政支出看,節能環保、住房保障支出增長迅速。其中: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20682萬元,同比增長10%;醫療衛生支出13629萬元,同比增長7.4%;住房保障支出3313萬元,同比增長185%;節能環保支出3662萬元,占支出3%,同比增長211%。
(七)全域旅遊發展較好。上半年全縣接待遊客人數576.5萬人,同比增長11.7%,旅遊景區門票收入12042萬元,同比增長25.35%,實現旅遊業總收入33.4億元,同比增長15.57%。
(八)金融機構存款增長加快。上半年全縣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878752萬元,同比增長15%,較去年同期加快8.9個百分點,較年初新增80949萬元。各項貸款余額429345萬元,增長19.8%,較去年同期回落10.2個百分點,較年初新增327403萬元。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上半年全縣經濟運行總體穩定,穩中趨緩。工業經濟繼續承擔經濟運行的壓艙石和助推器作用,在宏觀經濟下行的情況下保持了韌勁,但橫向比較仍有一定差距,經濟運行主要存在以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主要指標完成進度不均衡。從主要指標絕對額完成年計劃情況看:城鎮固定資産投資、財政總收入、地方財政收入、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進度過半,分別超進度14.1、7.0、3.4、3.1、5.6和0.4個百分點;生産總值、農業總産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未能過半,分別欠計劃進度2.1、14.4和3.8個百分點。(農業總産的┻^半主要是農業生産有季節性因素導致)。從市公布的八大指標排名情況看,呈“4前4後”,農林牧漁業增加值和總産值、社會消費品零售額、非公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都位居全市末位。
(二)産業結構不夠優化。上半年三次産業結構比爲5:62.3:32.7,其中:第二産業比一季度上升了2.3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上升了4.1個百分點;第三産業比一季度下降了2.3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7個百分點。
(三)固定資産投資回落較大。上半年固定資産投資增長7.5%,比一季度回落6.0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回落9.5個百分點。一是投資備案相對滯後。今年全縣共有重點項目86個,止目前備案入庫率僅64%,尚有31個重點項目未入庫;二是工業投資下降幅度較,上年半下降-29.9%;三是投資意願減弱,部分投資項目進展緩慢,秦嶺洞天福地、盤龍技改等項目進展緩慢,上半年投資均未達到平均進度,僅占本年投資30%。
(四)服務業發展緩慢。上半年實現服務業增加值12.81億元,同比增長2.1%,較去年同期降低3.1個百分點,位居全市第6位。一是房地産將出現斷崖式下滑。全縣共有聯網直報房地産企業5家,僅惠達一家有房地産投資項目,目前已接近尾聲,尚無新的開工項目,房地産投資將面臨斷崖式下滑;房地産庫存面積已基本清庫,上半年房屋銷售面積、銷售額均出現負增長,房地産行業影響第三産業增長。二是服務業結構不優。非盈利性服務占比偏大,導致非盈利性服務業直接決定服務業增長速度,上半年非盈利性服業增長-4.5%,影響第三産業增長1.8個百分點。
(五)工業生産還不穩固。今年礦産企業主要産品雖有一定回升,但價格仍受市場波動影響,後期走勢尚不明朗。企業生産線未滿負荷生産,産能利用率不高。同時受環保、成本、資金等因素影響,部分企業生産不穩定,有“間歇”現象。生産與效益未能同步協調,營業收入、利潤、稅金等指標增速低于産值增速,增加值率偏低。
(六)消費品市場增長潛力不足。一是限額以上商貿企業較少,全縣限額以上企業僅21家,占全市8.8%。限額以上企業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占全社會消費品零售額比重較小,帶動能力較弱;二是批零業稅收呈負增長,上半年批零業稅收下降1.65%。
(七)“四上”企業納規入統愈加艱難。雖然市場主體數量持續增加,但規模、質量不高,達到標准的企業已應納盡納,企業納規在一定程度上出現了“天花板”現象。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全年新納規企業15家,截止目前實際納規了1家工業企業。
三、後期工作措施建議
一是加快服務業發展,築牢服務業發展基礎。短期內非盈利性服務業仍然引領服務業增長,要加快財政支出進度,確保“八大支出”較快增長;加快啓動房地産企業碧水雲天重點項目建設,做好前期各項工作,確保房地産業健康、持續發展;抓好現有11家在庫規模服務業企業經營,確保營業收入保持一定的增勢。上半年牛背梁索道、盛泰運輸公司等三家企業營業收入下滑較大,要深入分析原因;積極擴張服務業總量,以旅遊服務爲切入點,壯大生活盈利性服務業;以工業生産服務爲切入點,壯大生産性服務業;以居民消費轉型升級爲切入點,壯大教育、康養等現代新興服務業。
二是加快重點項目建設,確保有效投資增速不下滑。继续严格落实项目工作专班制,对未开工项目抓前期手续,全力破解项目开工审批慢、手续多等难题,力促项目开工。对进度缓慢的项目逐个查明原因、制定方案,强化督查督办,加快赶上建设时序进度。上半年投资任务压力较大,要深入项目现场,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将任务细化到项目,力争如期完成投资额;提高投资统计质量,健全完善統計數據相关佐证资料,确保統計數據与施工进度一致,数据质量与要求一致。
三是加快停産企業恢複生産,保持工業經濟較快增長。對6月份停産企業,特別是骨幹企業,要現場協調,解決企業生産經營過程中的困難,確保正常生産。加快工業企業投資,加快企業轉型升級,爲工業企業發展續航續能,提高企業生産效率。
四是增強旅遊服務功能,激發消費市場活力。充分發揮旅遊帶動作用,改善消費環境,刺激外來人口消費,實現旅遊綜合收入與消費同步提高;增加商貿限額以上企業數量,優化限上限下結構,提高限上企業零售額占比;對重點限上商貿企業經營情況進行監測,提高企業經營水平,改善經營手段,確保企業銷售額增長。同時要堅決落實各項稅收減免政策,加強重點稅源管理監控,促使批零、住餐稅收正增長。
五是加強市場主體培育,如期實現納規入統任務。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積極在減環節、優流程、壓時限、降成本上下功夫、出實招,爲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市場監管、稅務要分別從注冊資本、納稅金額對企業進行分類排序,將發展狀況較好的企業推薦給相關部門進行整理、調查摸排,極積扶持企業發展壯大,爲企業納規入統創造條件;加強市場主體調查研究,積極落實企業納規優惠獎勵政策,鼓勵企業“個轉企”、“小變大”、“四下轉四上”;明確任務,夯實責任,將全年企業納規目標任務分解到相關部門,限時保量完成任務。